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旅游資源豐富,集山岳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景區內峰巒疊嶂、群山環抱、林木繁茂、溪洞縱橫、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是“沂蒙山區好風光”的典型代表和核心景區。
現沂蒙山旅游區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項目是省重點項目、省服務業重點項目和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入選2015年中國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名錄,成為山東省入選的19個項目之一,是臨沂市唯一入選項目 。
地理位置: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位于臨沂市費縣北部,西鄰平邑蒙山龜蒙景區,東鄰沂南蒙山彩蒙景區,背靠蒙陰蒙山云蒙景區,面積達240平方公里,距費縣縣城約25公里,距臨沂機場約50公里,京滬高速、日蘭高速環繞而過,距離京滬高鐵曲阜站約1小時車程。
發展目標:
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將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項目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國家AAAAA級旅游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人文生態旅游示范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
項目規劃:
項目由山東天蒙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隸屬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國旅游集團20強山東銀座旅游集團)進行綜合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目前在魯商集團和費縣縣委縣府的領導下,天蒙旅游區項目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建設、規范化運作智慧型景區、專業化運營”的原則,項目總體進展情況順利。
按照總體規劃,投資10億元、重點建設的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活態博物館、標志性文化景觀建筑望海樓和“天然氧吧、天然動植物園”之稱的塔山森林公園;恢復明代道觀玉皇宮;修建世界第一跨徑的人行懸索橋;從奧地利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索道,并配備360°觀景吊箱;建設集奇、秀、險于一身的江北第一懸崖棧道;依托德國傳教士華德勝修建的天主教堂建設華德勝旅游小鎮等2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現已基本完工,運營籌備工作已全面啟動,計劃于2016年7月16日正式開業。
開發建設意義: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的開發建設在帶動區域經濟和民生發展,豐富當地的文化、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的收入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景區進一步的開發建設,景區周邊相關的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建設以及旅游接待服務功能正在不斷完善,費縣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這為進一步推動費縣旅游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綜合優勢,促進政府、企業的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水平的再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也將對臨沂旅游產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主要景點介紹:
沂蒙山小調活態博物館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袁成隆組織團員李林、阮若珊在此創作了享譽國內外的《沂蒙山小調》。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弘揚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依托沂蒙山小調誕生地,以恢復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在此生活時期的村落場景為核心,將上白石屋村建成一個活態博物館,每個院落就是一個展館,具有文化展示和體驗功能。主要建設抗大一分校文工團舊址、沂蒙精神館、沂蒙歷史館、沂蒙風俗館、沂蒙物產館、沂蒙聲音館、沂蒙味道館和沂蒙人家等。并依托村西的打谷場,打造一臺原生態的演藝,聘請當地村民,演唱各種版本的沂蒙山小調。
世界第一人行懸索橋
系連接望海樓和玉皇頂兩個景點的人行天橋。該橋總投資約8000萬元,橋跨布置采用雙塔單跨吊懸索橋,中跨長度420米,邊跨長度分別為38米和47.5米,全長505.5米,為世界最長、跨度最大的人行索橋。大橋主梁寬4米、人行道寬2.4米,橋面距離谷底的高度為143米,寬跨比1:120。為增加結構的抗風穩定性,在橋面下方設置了抗風纜,通過抗風纜索將橋面與抗風纜索相連接,在國內人行橋梁中首次增加了橋梁健康監測系統與巡檢通道。人行索橋的建成避免了游客穿過深達143米的婁子溝,節約40分鐘的行程。
登山游步道
全長12公里,有懸空棧道、自然石步道、木棧道、松針路等樣式,沿線根據沂蒙文化設計景觀節點和休憩平臺。
滑道
集新奇、驚險、安全、舒適于一體,它是一項看似刺激其實有驚無險的健身項目,是游客下山代步優選的交通方式,是年輕人尋找速度與激情的絕佳體驗。
全景索道
從奧地利多貝瑪亞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索道,長約1278米,高差529米,運量每小時1600人,并配備了目前國內唯一的水晶吊箱,可以讓游客360度的感受沂蒙山美景。
懸空玻璃觀景臺
塔山頂海拔930米,因山峰陡峭如塔而得名。在塔山用玻璃材質打造懸空式空中觀景平臺,長20米,面積近200平方。匠心獨具的空中玻璃U型觀景臺,為游人提供了觀賞風光的獨特角度,站在看臺,腳踏懸空玻璃,群山美景映入眼簾,游人不僅可以高空俯瞰盡情擁抱壯闊天蒙秀色,更可以體驗腳踏高空、步步驚心的刺激感。
玉皇宮
以玉皇頂的明代玉皇廟遺存和沂蒙山的玉皇信仰為基礎,擴建玉皇廟為玉皇宮,打造沂蒙山祈福文化核心體驗地。由南天門、鐘鼓樓、東西配殿、玉皇殿、北天門、接仙臺、祈雨亭、王母池等組成。
葫蘆崖瀑布
葫蘆崖因形似葫蘆得名,海拔高度600余米,蒙山民間有“葫蘆崖萬丈高,不到塔山半截腰”之稱,傳說八仙之一鐵拐李的寶葫蘆即采自此山。葫蘆崖瀑布落差約為190米,有詩云: “幽谷飛泉濕客衣,遙看瀑布自天垂。翠崖誰剪三千尺,白練分成五疊飛”。遠觀水瀑猶如從葫蘆中倒下,在青山丹崖間飛流而下,勢如翻江倒海,傾入崖下的山潭中。近前則聞轟鳴陣陣,水石相激,騰起一片煙霧,在陽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綽綽,奇妙無窮。冬季以冰瀑形式懸掛,更為壯觀。
望海樓
地處沂蒙山最東端,海拔1001.2米,因為再向東至日照大海沒有比它高的山,因此是沂蒙山觀東海日出的最佳地點。在此建設標志性文化景觀樓,明清風格,里面設置沂蒙文化展示內容,將是游客觀山望海,體驗沂蒙山文化的好去處。
東蒙圣境
蒙山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培養了孝圣王祥、宗圣曾子、算圣劉洪、書圣王羲之、亞圣顏真卿等一大批杰出的歷史先賢;孔圣人也曾登東山而發出小魯的感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二人于天寶四年攜手同游蒙山,清朝康乾二帝兩位圣主駐蹕費縣多次作詩詠頌蒙山,乾隆皇帝的御筆手書“東蒙圣境”可謂對先前所有圣賢登臨蒙山的總結。
自駕車路線
●濟南、青島方向
京滬高速孟良崮出口下,右轉10公里到達景區東大門。
●日照、曲阜方向
日蘭高速費縣出口下,右轉15公里到達景區南大門。
●臨沂市區方向
沿濱河大道至垛南公路40分鐘到達景區東大門。
●費縣縣城方向
沿塔城路直行25公里到達景區南大門。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天蒙旅游區
電話:0539-7033369
傳真:0539-5891177
郵編:273400 網址:www.ymstm.com來源:瑯琊新聞網 編輯:朱鳳坤